中国当前用于布料品、工作装抗静电功能 测试的国度和行业规范首要有:GB/T12014-1989《去静电任务服》、GB/T12703-1991《面料品静电测试方法》、FZ /T01042-1996《面料资料静电功能静电压半衰期的测定》、FZ/T01044-1996《面料资料静电功能纤维走漏电阻的测定》、FZ /T01059-1 999《织物摩擦静电性吸附测定方法》、FZ/T01060-1999《织物摩擦带电电荷密度测定方法》、FZZY0 1061-1999《织物摩擦起电电压测定方法》 。
必需留意的是 ,分歧的测试方法规范的合用性是分歧的 。以GB/T12703-1991《面料品静电测试方法》为例 ,该方法供应了几种分歧的测试方法 ,不只测试的项目分歧 ,技能前提分歧 ,并且合用的产物也分歧 ,所表征的意义也分歧 。如:
A 法(半衰期法 ,和FZ/T01042-1996一样):用+10kV高压对置于选装金属平台上的试样放电30s ,测感应电压的半衰期(s) 。此法可用于评 价织物的静电衰减特征 ,但含导电纤维的试样在接地金属平台上的接触形态无法克制 ,导电纤维和平台接触优越时电荷疾速走漏 ,而接触不良时其衰减速度和通俗纺 织品相似 ,统一试样在分歧放置前提下获得的测试后果差别极大 ,所以不合适于含导电纤维织物的抗静电功能评价 。
B法(摩擦带电电压法 ,和 FZ/T01061-1999根本一样):4块试样(2经2纬 ,4厘米×8厘米 )夹置于转鼓上 ,转鼓以400r/min的转速和规范布(锦纶或丙纶)摩擦 ,测试1min内的试样带电电压大值(V ) 。此法因试样尺寸过小 ,对嵌织导电纤维的织物而言 ,导电纤维的散布会随取样地位的分歧而发生很大的差别 ,所以也不合用于含导电纤维面料品抗静电功能的评 价 。
C法(电荷面密度法 ,和FZ/T01060-1999根本一样):试样在规则前提下以特定方法和锦纶规范布摩擦后用法拉第筒测得电荷量 ,依据 试样尺寸求得电荷面密度(μC/m2) 。电荷面密度法合适于评价各类织物 ,包罗含导电纤维织物经摩擦蕴蓄静电的难易水平 ,所测后果和试样的吸灰水平有较亲 密的相关性 。因为试样和规范布间的摩擦起电是人工操作完成的 ,故测试前提的一致性、测试后果的精确性和重现性易受操作手法的影响 。
D法(脱衣时的衣物带电量法):按特定方法将任务服和化学纤维内衣摩擦后脱下任务服 ,投入法拉第筒 ,求得带电量(μC/件) 。此法的测试对象限于工作装 ,但因为对内衣的材质未作规则 ,摩擦手法难以一致 ,缺少可比性 。
综观现有的面料品静电功能测试国度规范和行业规范 ,真正具有实践意义的用于含导电纤维的织物静电功能测试方法只要GB/T12703-1991或FZ /T01060-1999中的电荷面密度法 。因而 ,对面料品抗静电功能的评价并不克不及强求要在各个分歧的目标间寻到必定的联系关系 ,而是应树站一套完好 的、多旁边面的评价系统 ,以反映布料品在分歧的测试前提和形态下的抗静电功能以及实践运用结果 。有专家建议 ,对现有的电荷面密度法 ,应进一步研讨和改良相 关的测试技能前提 ,将人工摩擦改为主动化操作 ,以进一步进步测试的精度和重现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