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边撑疵〔形成原因)
织物位于边撑部位的经纬纱 ,被轧断1一2根 ,成纱身起毛 ,易拉断的 ,称边撑疵 ,如同2—2所示 。
〔一)形成原因
产生边撑疵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下列几方面:
(1)边撑盒位置过高或过低 ,织物的全幅织口不在同一水平线上 ,形成两侧布边向外凸出 ,布身向内凹入 。打纬时 ,布身受打纬力的影响 ,产牛跳动 ,而边撑盒内的成布由于刺辊的伸幅不能活动 ,从而产生相对扭力 ,容易造成大量边撑疵 。
(2)布面张力过大 ,经纱紧贴边撑刺辊 ,致使刺尖切割经纬纱而产生的边撑疵 ,大都是有规律的通匹疵布 。
(3)布幅愈阔或纬缩率愈大的织物 ,愈易产生边撑疵 。当织物两侧布面离开边撑刺辊后 ,由于失掉边撑疵辊的撑幅 ,即向布身中央收缩 ,而边撑刺辊刺尖对成布组织有横向的抗张力 ,因而造成割断经纱的机会 。
(4)边撑刺辊使用不当 ,或新购入的边撑刺辊未及时加工 ,发生刺尖部分迟钝 ,或刺尖虽锋利但呈弯钓形状 ,特经纱或纬纱钩起拉断 。
(5)边撑盆内刺辊 ,有短回丝、落浆、落物等阻塞 ,影响刺辊回转个灵活 ,造成刺辊与布面速度不一致 ,使刺尖割断纬纱 ,产生边撑疵 。
(6)边撑匣配套不良及边撑匣盖(L47、L50)、边撑盒座(L46、L49)的合缝大小或歪斜 。
①合缝过小(小于规定的(0.8mm) ,织物对刺辊的包围角增加 ,刺辊退刺的倾角位置亦增大 ,使刺入深度增加 ,脱刺困难 ,易产生边撑疵;反之 ,合缝过大(大于规定的0.8mm) ,同样易造成经纬纱被切割而形成边撑疵或豁边 。合缝不平齐 ,隙缝有大小 ,合缝大的一端脱刺早 ,小的一端脱刺晚 ,形成织物在脱刺中的速度差异 ,产生切割现象 。
⑦边撑盒的内部装配不合规格 ,边撑盒盖(L47、L50)中筋与前后两排刺辊小心不平行 ,影响边撑盒内两排刺辊与成布包围角大小不等 ,产生两排刺辊间速度差异.易出边撑疵或豁边 。
(7)卷布刺辊(L00—1)刺毛铁皮过分锋利、快口或刺孔磨灭迟钝 ,也会产生边撑疵 。
(8)织造车间温湿度调节不当 ,易产生大面积边撑疵 ,特别在制织粘胶织物时.更为敏感 ,影响较大 。
(9)送经装置不良 ,张力扇形杆(C3)上下动程过大 ,送经锯九洲bet9入口撑头(B23、B24、B25)磨灭、经纱张力忽紧忽松 ,易产生有规律的边撑疵 。
(10)布面张力过紧 ,遇到刺辊(L55一L58)稍有轧住 ,亦会产生边撑疵 。
(22)落布操作时 ,由于木辊直径较大 ,容易与卷布刺辊上的刺毛铁皮相擦而产生类似边撑疵坏布 。
(12)边撑盒盖上螺枝头部碰撞箱帽前夹木(Q22)或碰撞防飞梭装置铁杆 。 。
(13)平车或拆坏布后 ,用手将布边拉入边撑盒的操作不当 。
扩展阅读:
扩展阅读:
扩展阅读:
//88ops.com/product/product-1-58.html扩展阅读:
//88ops.com/product/product-28-278.html扩展阅读:
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