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涤纶长丝产品的差别化开发
2006年 ,我国涤纶长丝产量达1604万吨 ,占纺织纤维加工总量的50% 。作为产量高、应用范围广泛的化纤品种 ,如何开发差别化品种 ,提高产品附加值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对整个化纤工业的影响至关重要 。
一、涤纶长丝的主要差别化品种 涤纶长丝差别化纤维主要有形态(细旦、异型截面等)、高性能(高强、高模、低缩等)、高功能(高感性、吸湿性、透湿防水性、抗静电及导电性、离子交换性和抗菌性等)几大改性的方向 。目前市场上应用较为广泛的有细旦及超细旦、吸湿排汗、防水透湿、中空保温、复合纺及海岛丝、大有光、全消光、有色、阳离子可染、阻燃、抗菌、
防紫外线、远红外等 。此外 ,目前涤纶差别化纤维也呈现出多种形态、性能及功能复合改性的趋势 。
2006年差别化、功能化涤纶长丝产量475.6万吨 ,其中60万吨为复合型 ,差别化率46.6% ,九洲bet9入口初步预测2010年涤纶长丝差别化、功能化市场需求量约700万吨 ,其中含100万吨复合型 ,差别化率约在50%以上 。
1、细旦
细旦是涤纶长丝主要的差别化品种 ,产品细旦化(包括单丝纤度和总纤度)已成为涤纶长丝生产的一个趋势 。主要规格有24D/28F、50D/72F ,50D/144F ,75D/72F ,75D/144F ,75D/288F ,150D/288F ,150D/288F ,150D/576F等 。其中576F的产品由二块喷丝板抽丝 ,在卷绕时进行合股 。
虽然涤纶长丝企业都能生产细旦产品 ,但也呈现地域特点 ,吴江地区以细旦丝为主 ,规模、质量比较突出 ,如恒力 ,盛虹等企业细旦产品占总量的50%以上 ,单丝纤度0.5dp以下占细旦产品的50%以上 。产品除在吴江、太仓等区域销售外 ,开是出口国外 。
目前单丝纤度在0.5~1.0dpf的产品技术基本成熟 ,0.3~0.5dpf的产品也在大量生产 ,产品质量稳定 。在生产中除喷丝板需进行一定投入外 ,消耗与常规品种差别不大 。由于产品细旦化 ,产量降低造成熔体过剩 ,很多厂家都在新上或改扩建生产线 。细旦及超细旦涤纶长丝产量已达到数百万吨 。由于细旦丝市场容量大 ,大容量直纺生产线具有产品质量稳定、能耗及成本低、批号长的特点 ,在开发细旦产品具有很大优势 。
目前细旦涤纶长丝的售价在14000元/吨左右 ,利润比常规品种高约1000~2500元/吨 ,主要用于高档
面料和装饰用布 。一些企业产品得到市场广泛认可 ,替代进口 。
2、异型截面
目前涤纶长丝异型截面纤维热点是吸湿排汗纤维 ,它在纤维表面形成沟槽 ,截面呈十字型或五叶型等 ,具有导湿快干、蓬松透气、轻便柔软不贴身等特点 ,在衬衫、夹克、运动衣、内衣等得到广泛应用 。吸湿排汗纤维早由杜邦公司开发 ,现在国内化纤企业已经掌握生产技术 ,如九洲bet9入口、翔鹭、仪化等 。
中空纤维也是应用比较多的异型截面纤维 ,如九洲bet9入口、翔鹭、远纺等生产的保暖纤维 ,用于针织摇粒绒等面料 。
防水透湿纤维也是通过纤维表面处理达到既防水又能使水蒸气迅速挥发的作用 ,用于运动及户外产品 ,目前日本一些化纤企业有产品 。
3、全消光、大有光等异光泽度纤维
这些纤维的改性方法都是在聚酯中添加一些添加剂 ,基本由切片纺企业生产 ,目前直接纺企业也开始开发这些产品 。由于这些产品市场容量有限 ,直接纺产量较高 ,产品销售存在很大问题 。吴江盛虹目前准备上一条20万吨的全消光聚酷生产线 。阳离子方面 ,张家港欣欣、绍兴古纤道等企业产品市场认知度比较高 。
4、海岛丝及复合纺
海岛纤维是利用复合纺丝技术制得的超细或极细纤维 ,单丝线密度达到0.05dtex ,
织物具有柔软爽滑的特色 ,广泛应用于服饰、家纺及高级擦拭布 。
复合纺以涤锦复合为主 ,有桔瓣性、米字型等异型截面 ,具有良好的吸湿性 ,主要应用于清洁用品 ,家纺用品等 。
此外很多纤维的低熔点、阻燃、抗静电、导电功能也通过复合纺的特殊结构来达到 。
5、阻燃、抗菌防霉、抗静电、抗紫外线、远红外纤维等
这些高功能性纤维也是通过添加一定组分进行改性 ,目前产量较少 ,只有日本、韩国、台湾及国内翔鹭、仪征、九洲bet9入口等少数企业能生产 。这类产品售价较高 ,市场附加值高 。
二、我国涤纶长丝差别化开发的特点 近年来由于涤纶长丝产能增长快速 ,市场竞争残酷 ,涤纶长丝企业纷纷转产差别化产品 ,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企业开发新产品的热情也很高 ,但目前产品种类仍然有限 ,产量也不高 。当前差别化产品开发具有几个特点:
1、差别化产品周期逐渐缩短 。
目前服装及面料风格流行周期越来越短 ,对纤维的要求越来越高 ,而且人才、技术、信息流动也更加通畅 ,市场反馈迅速 ,任何一个产品只要出现 ,市场很快会有大量同类产品 ,从而失去高附加值 ,因此企业需要不断开发出新的产品应对市场 。
2、差别化开发具有一定地域特色 。
如吴江地区涤纶长丝企业以进口技术和装备为主 ,技术先进 ,投资大 ,单位加工成本低 ,产品质量稳定 。同时吴江地区也是纺织产业集群 ,以生产丝织及仿真丝产品为特色 ,为细旦丝提供了大量市场 ,也促进了吴江细旦涤纶长丝开发 。桐乡地区从事化纤生产起步较早 ,早期生产线为小聚酯和切片纺 ,企业充分利用这部分产能 ,开发了规格齐全、小批量、快速反应市场的差别化产品 ,也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3、直纺差别化开发有新的发展 。
虽然直接纺丝在差别化开发方面存在一定困难 ,但目前直纺企业也开发出一些具有特色的产品 ,比如细旦丝、超细旦、异型截面、吸温快干、全消光、大有光等 ,特别是细旦丝生产技术日趋成熟 ,产品质量稳定 。目前采用直纺工艺长丝dfp可达0.3~0.5 ,短纤达0.5~0.8 。
4、差别化开发呈现多种风格的形态、性能及功能复合 。
目前差别化纤维呈现多种形态、性能及功能复合的趋势 ,比如当前市场比较畅销的三叶异型大有光纤维、扁平超细纤维、全消光海岛超细纤维、导电海岛纤维型、异型截面涤锦复合超细纤维、低熔点皮芯复合纤维、防紫外线吸湿快干纤维等 ,满足更多层次的需求 。
三、差别化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 1、我国差别化纤维开发品种规格不丰富、产品质量不够稳定、功能性产品比例低、多种复合功能产品更少 ,在整体水平、质量和数量上与美国、西欧、日本 ,以及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特别是日本从70年代起就开始纤维的差别化开发 ,产品门类齐全 ,附加值高 。目前我国涤纶长丝尚需进一步开发的产品很多 。
2、差别化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 。不仅局限于产品开发 ,更要注重市场化、工程化 ,要求产学研结合、上下游结合 ,并以终产品为根本目标 ,此外相关辅料及添加剂、油剂的系列配套开发工作也十分重要 。但目前我国纺织化纤一体化开发体系尚不健全 ,急待完善 。
3、找准市场定位 。涤纶长丝应用非常广泛 ,差别化的方向也很多 ,但对企业来说 ,不仅要求产量 ,更要求质量和效益 。企业必须结合自己的技术和装备特点 ,摸清市场需求 ,开发出具有企业特点和优势的产品 ,实现不同企业的差异化 ,避免一哄而上 ,造成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 ,才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
4、影响企业差别化开发的原因除了技术、资金等因素的限制 ,重要的因素是市场 ,目前差别化纤维与后道产品开发结合不力 ,一方面市场需求小 ,企业产品销售困难 ,另一方面下游对纤维的需求也不能及时满足 。因此必须建立上下游合作平台 ,加强信息、技术合作 ,从纤维、织造、染整多方面进行协作 ,才能在纺织产业链中生产出市场反映迅速、高附加值产品 。
5、国内化纤企业对差别化产品宣传力度不够 ,品牌缺乏市场认知度 ,不能取得很好的附加值 。
AAFNJKIYO9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