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精梳毛纺:让纤维优势发挥到极致
近日 ,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中国纺机工业协会和青海省西宁市城南新区管委会共同组织召开了2007年全国创新型毛纺半精梳技术研讨会 。在此次会议上 ,许多企业专家对自己半精梳毛纺的生产实践经验进行总结 ,真实反映了半精梳毛纺行业的发展状况 。
移花接木 半精梳毛纺工艺对于加工原料适应性强 ,可以将羊毛、羊绒、棉、丝及各种化学纤维以任意配比进行混纺 。因为具有这样的优点 ,所以很多毛纺生产企业努力探索移花接木的方法 ,将优质羊毛纤维更多地运用于企业的产品设计之中 。
“以灯芯绒产品为例 ,随着市场对产品档次的要求越来越高 ,以羊毛为主或含有羊绒、绢丝的灯芯绒产品得到了客户的青睐 ,半精梳毛纺技术的发展使这一需求成为可能 。”江苏阳光集团的研发人员陶海燕在本次会议上表示 ,该公司利用半精梳毛纺工艺成功设计了独特、新颖、时尚的半精梳灯芯绒产品 。
半精梳毛纺业的发展一开始就与其他行业密不可分 ,其生产设备是毛纺设备与棉纺设备相互结合 ,工艺流程具有移花接木的特点 。在今年的半精梳毛纺工作会议上 ,各位专家除了阐述半精梳毛纺工艺与毛纺和棉纺的密切关系外 ,还特别强调了工艺路线要与绢纺、麻纺工艺相结合 。
“半精梳毛纺生产工艺的配置急需打破传统思路 ,其设备应兼顾各种性能原料的加工及多品种工艺的需要进行合理配置 。原料性能和产品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半精梳毛纺工艺路线的发展 。”浙江省桐乡市易德纺织有限公司的周卫忠工程师说 。
多品种纤维混纺近年来获得了迅速发展 ,今年又有了一些新的品种 ,如牛奶丝、涤纶、羊绒三组分纤维混纺
织物的开发 ,丽赛、亚麻、棕棉、羊毛混纺纱的开发等 。
平衡艺术 “半精梳毛纺工艺设计实际上是一种掌握平衡的艺术 。”一位从事半精梳毛纺工艺设计的专家曾经这样描述半精梳毛纺的工艺设计 。
周卫忠在此次会议上提出 ,半精梳毛纺工艺路线的设计中 ,要特别注意掌握平衡点 。这种说法得到了许多与会企业专家的认同 。他列举了一个制作丝与粘胶混纺纱的例子 。丝的湿强力大 ,为防止静电 ,增强可纺性 ,丝纤维可以湿后添加一些助剂 。然而粘胶纤维的湿强力很低 ,如果将两者混合后 ,回潮率的平衡点掌握不当 ,在混纺时将产生大量的短绒 ,其成纱的品质指标和产品风格将受到很大影响 。
梳棉工序在半精梳毛纺生产中是关键 ,对不同性质的原料要掌握分梳和转移的平衡点 。如纺制85誜15的丝羊绒 ,丝的强力较大 ,易结成粒子 ,需要强分梳;羊绒的强力小 ,染色后强力会更低 ,强梳后容易形成大量短绒 ,造成成纱掉毛、条干不匀等 。与会专家强调 ,在梳理过程中 ,一定要掌握一个平衡原则 ,即在不出粒子的前提下 ,不要过分地进行强分梳 。
半精梳毛纺工艺制定要有系统概念 ,所以其并、粗工艺应以满足后部细纱工艺质量要求为依据进行设计 ,掌握一个工艺设计的平衡点 。以85誜15丝羊绒为例 ,丝纤维一般切断长度为38~42mm ,绒经过梳理后 ,其长度一般在27~30mm 。因此在设计并、粗工艺参数时 ,要两者兼顾 ,寻求一个佳平衡点 ,使粗纱的质量达到一定的工艺要求 。
细节控制 细节控制是本次会议重要的热点 。在半精梳毛纺工艺设计中 ,产品质量与细节控制的关系显得更为密切 。用“细节决定成败”来描述这一工艺流程 ,一点都不为过 。
细节控制可以减少毛粒的产生 。毛粒是在纺纱梳理和牵伸过程中形成的纤维聚成团 。“在纺纱过程中 ,毛粒是很难完全消除的 ,特别是丝绒产品 。但是九洲bet9入口可以通过优化工艺 ,将其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 ,以提高纱线的外观质量 。”来自鲁银投资集团禹城羊绒纺织有限公司的工程师贾涣琴介绍说 。该公司从原料选择到前后纺工序的控制 ,都在细节上做足了功夫 。
细节控制减少了半精纺
面料掉毛、起球的几率 。来自泰安康平纳毛纺织集团有限公司的工程师赵会堂介绍说 ,解决面料起球、掉毛问题 ,除了控制原料品质外 ,还要尽量减少对于原料的损伤 ,因此对工艺设备的细节控制非常重要 。
赵会堂举例说 ,他们曾经拿90支澳毛条(切断长度为60mm)做对比试验 。在终梳理效果不变的情况下 ,不同隔距和速比梳理后羊毛平均长度大可相差5.42mm ,20mm以下的短毛率可相差4.52% 。由此可见 ,对工艺设计的细节进行控制来减少面料起球、掉毛的潜力是很大的 。
江苏阳光集团在半精纺面料制作的后道工序中 ,反复刷毛剪毛 ,严格控制剪毛刀隔距 ,毛脚长度一致 ,减少呢面上的长纤维 ,使其在穿着过程中不会相互交缠 ,从而改善起毛起球性能 。
安徽阜阳华源纺织有限公司工程师王颖梅介绍说 ,半精梳毛纺生产的质量控制要根据各品种的原料情况进行连续监测 ,及时调整 。
据中国毛纺行业相关负责人透露 ,关于半精梳毛纺工艺的行业标准近期有望出台 ,产品质量将进一步得到有效提高 。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