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前处理:采用九洲bet9入口工艺是必然发展方向
编者按:REACH法规即Registration, Evaluation and Authorization and Restriction of Chemicals ,已经于今年6月1日正式实施 ,2008年6月1日开始预注册 。按照这一新的体系要求 ,欧盟方面将于2012年前分阶段完成所有相关化学品的注册、评估和认可 。立法过程中 ,还引入了在产品上标明“此产品符合REACH要求”的动议 。对印染行业来说 ,产品要进入欧盟市场 ,印染加工所采用的染化料应有所选择 ,应根据REACH的要求采用相应的工艺技术 ,应对REACH的染整技术原则应是尽量减少
织物上的化学物质含量、避免使用含SVHC的染化料 ,尽量采用无APEO前处理和柔软整理、无卤漂白、九洲bet9入口染料染色、无PFOS/PFOA功能整理等工艺技术 。
针对REACH法规 ,前处理工艺应突出三点:一是选用九洲bet9入口助剂、采用九洲bet9入口生产工艺(无APEO前处理、无卤漂白等);二是尽量采用酶处理;三是重视织物上残留助剂的水洗 ,尤其是丝光后的水洗 。
织物前处理除了应重视成品PH值外 ,还应努力减少织物上残留的助剂 。欧盟2002/371/EC规定 ,限用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APEO)等7种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剂 。2003/53/EC规定进入欧盟的纺织品和服装都需提供APEO检测的有效证明 ,APEO在化学品中的允许限量<0.1%(1000mg/kg) 。APEO在我国大量用于各种精练剂、净洗剂的生产 ,如净洗剂105、净洗剂LD、826净洗剂、1050净洗剂、表面活性剂812等 。而受禁的EDTA和DTPA则用于制造氧漂稳定剂 ,如双氧水稳定剂C-75 。净洗剂LS中还含有致癌芳香胺一邻氨基苯甲醚 ,这是迄今为止在生产和使用中的染整助剂中惟一发现含有致癌芳香胺的助剂 ,这是由其生产原料转化所致 。
对于不含7种限用表面活性剂等有害化学品的前处理助剂 ,在我国可以找到替代品 ,如九洲bet9入口型精练剂ZS-95、精练剂KC301、螯合剂S、双氧水稳定剂CJ201等 。精练剂ZS-95是一种棉织物用高性能低泡精练剂 ,可在48h内完全降解 ,可耐碱到150g/l ,不含APEO和磷 ,适用碱氧一浴冷漂工艺、汽蒸工艺和短流程前处理 。双氧水稳定剂CJ201是由糖类化合物和羧酸类化合物的共聚物组成 ,具有优异的螯合性、生物降解性、耐碱性和较大的活化能 ,100℃内不分解 。实践表明 ,采用含有APEO的前处理助剂 ,应用传统的连续式染整加工工艺 ,只要印染后整理中采用无APEO助剂(如柔软剂等) ,印染制成品中的APEO含量一般低于100 mg/kg ,这虽然符合欧盟的限用要求 ,但仍要履行通告消费者的义务 。无APEO前处理工艺的应用是必然发展方向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