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盖板针布植针排列对梳理的影响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国内外市场相继推出了具有当时国际先进水平的各种高速、高产梳棉机 ,而金属针布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则为提高梳棉机的高速、高产、高质量创造了条件 。
作为分梳区的关键元件 ,金属针布和盖板针布两者密不可分 ,必须相互配套适应 。锡林针布的发展方向是矮、浅、薄、密、尖、小;与其相配套的道夫针布的发展方向是:解决纤维转移和引导高速气流下泄;相配套的盖板针布的发展方向是:改进植针排列和减小横向针尖距 ,以适应锡林针布的需要 。这就要求盖板针布必须推陈出新 ,以适应新的要求 。新型盖板针布的新的植针排列方式和小的横向针尖距更符合对纤维梳理的要求 ,能够逐渐加强分梳 ,减少纤维损伤和棉结 ,提高棉条质量 。
植针排列特点
从国内外情况来看 ,新型盖板针布有两大特点:一个是植针排列 ,另一个是盖板针布的横向针尖距的变化 。
盖板针布针尖的排列主要由横向排列与纵向排列的尺寸决定 。按目前的行业新标准 ,盖板针布可分为匀密型、横密型、稀密型和渐密型 。但无论怎样分 ,横向、纵向排列是决定性因素 。横向排列取决于25.4毫米内的行数和针数 ,而纵向排列则取决于纵向宽度和密度 。
从分梳作用来看 ,分梳不仅是针尖密度起作用 ,锡林的速度同样起作用 。为增加分梳 ,一般会加快锡林速度 ,使分梳力增强 ,这样会对纤维增加损伤 。为减少纤维损伤 ,可考虑盖板针布纵向针尖密度由稀到密排列 ,即同根盖板针尖排列由稀到密 。这样 ,在纤维进入盖板区分梳时 ,由缓和分梳逐步到加强分梳 ,这就是九洲bet9入口认为的渐密型盖板针布 ,即盖板针布纵向针尖距渐变或部分渐变 。
渐密型盖板针布目前可分为两种 。一种是针尖密度分为两个区域 ,密区针尖均匀排列 ,稀区针尖排列为弧线型 ,也就是部分渐变 。国外瑞士格拉夫公司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推出的PT系列新产品中 ,盖板针布纵向1/3是逐步加密 ,而2/3的针布仍是纵向等距离排列 ,到目前仍是这种排列方式 。我国一些厂家也仿制了该产品 ,但金星公司引进意大利斯克达西公司工艺技术后推出的SXPT系列盖板针布 ,则采用了纵向2/3是逐渐加密 ,而1/3是纵向等距均匀排列的方式 。目的是使纤维在由稀区进入密区后出来时受到的逐渐分梳面更广 ,以减少纤维损伤 。
另一种是纵向排列为全弧形 ,不存在均匀等距排列 ,也就是全部渐变 。金星公司由于采用电脑系统控制来提升机械性能 ,使该公司生产的盖板针布针尖的纵向密度从一开始就由稀逐步加密排列 ,体现了分梳强度逐步加强的特点 。该产品在盖板条纤维进口处纵向很稀 ,在盖板另一面纤维出口处很密 ,在分梳过程中 ,既可减少纤维损伤 ,又达到了强分梳作用 。在一般植针机上使针布排列从起点端就开始逐步加密是比较困难的 。例如SXJT-46型针布的行针与第二行针纵向针根距为0.465毫米 ,第二行与第三行针根距为0.47毫米 ,后一行与倒数第二行纵向针根距为0.655毫米 。这样使得纤维刚进入一根盖板针面进行分梳时 ,能够分散和缓和分梳力 ,但随着纤维进入盖板针面逐步地加深 ,分梳也加强 。这样分梳更符合当前的梳理要求 ,防止了纤维易拉断产生短绒 ,减少棉结 ,大大有利于棉条质量 。
横向针尖距变化
从分梳作用来考虑 ,横向针尖距更重要 ,应以小为佳 。由于锡林金属针布都趋向横向加密 ,即基部由厚向薄发展 ,因此相应配套的盖板针布也需横向加密 。这样在分梳中可使纤维尽快达到单纤维状态来提高梳棉质量和产量 。金星公司设计的产品是横向加密的 ,也就是说横向针尖距比较小 ,大部分都在0.4毫米以下 ,小的针尖距为0.3175毫米 ,如SXJT-46、SXJT-42型号的产品 ,这种针布更增强了分梳效果 。
目前 ,金星公司生产的锡林金属针布基部厚度小可达0.4毫米 ,0.3175毫米横向针尖距的盖板针布为其配套分梳 ,更加提高了分梳效能 ,为高产、超高产梳棉机提供了良好条件 。
一般来说 ,盖板横向针尖距小对棉束纤维的分梳特别有利 。例如 ,金星公司生产的ST-36型盖板针布 ,其植针型式与以往相同 ,而纵横向的针尖数有所不同 。据了解 ,目前ST-36型盖板针布有我国老机改造生产的、格拉夫进口设备生产的和其他进口机上生产的 ,这三种设备生产的产品在纵横向针尖数上都不同 。我公司的ST-36横向针尖距小 ,有利于分梳 ,纵向针距放大 ,更能配套于锡林高速分梳 ,还易于排除纤维中细小杂质 ,符合横向加密、纵向变稀的要求AA
免责声明:
免责证明函:本系统公布的的某些好文章局部文本框、图片集、双声道、视頻渠道于互连网 ,并不代表会本系统孟子的思想 ,其音乐版权归进行漫画作品的创小说家拥有 。要是您发现本网转发信心受害了您的合法权益 ,若有侵权商标 ,请练习当九洲bet9入口的 ,当九洲bet9入口的会立即更换或删除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