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统计 ,2014年上半年欧盟委员会非食品类快速预警系统(RAPEX)对全球(包括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 ,下同)共发布召回通报1083起 ,同比增长36.06% 。其中纺织品服装类通报209起 ,占通报总数的19.3% 。对华(中国大陆 ,不包括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 ,下同)通报670起 ,同比增长41.95% ,占对全球通报总数的61.87% 。同期 ,对华纺服类产品发出通报118起 ,同比增长8.26% ,占对华通报总数的17.6% ,占全球同类产品通报的56.45% 。
从统计数字可以看出 ,2014年上半年欧盟对全球发出召回通报有三大特点:一是对全球通报数量继续增长 ,且增长幅度较大 ,已经超过通报高的2010年(1031起);二是对华通报亦呈高速增长态势 ,超过了对全球的增长速度 ,且通报数量占全球比重逐年提高 ,从2008年的55.6%升至目前的61.8%;三是纺服类产品2013年全年的通报增长速度是呈下降的态势 ,而今年上半年开始呈正增长态势 ,但数量并未超过2010年同期高时(181起) 。说明 ,欧盟对全球特别是对中国的通报数增长较快 ,对华的技术壁垒有所抬头 。
通报国
西班牙发起数量多
2014年上半年西班牙成为对全球发出通报数量多的国家 ,发布通报154起;其次为德国136起 ,法国104起 ,匈牙利100起 ,以上几国发布的通报数均超百起 。对全球发出通报数量多的10个国家共发出841起通报 ,占全部通报总数的77.65% 。
今年上半年对华发出通报多的依然是西班牙 ,达110起(去年全年的通报数是172起) 。匈牙利、法国、捷克共和国、塞浦路斯分别排名前5位 。对华发出通报数多的10个国家共发出551起通报 ,占全部对华通报总数的82.2% 。
今年上半年对华纺服类产品发出通报多的前5位国家是匈牙利37起 ,塞浦路斯21起 ,德国15起 ,保加利亚12起 ,西班牙10起 。对华纺服类产品发出通报多的10个国家共发出112起通报 ,占全部对华通报总数的94.9% 。
通报产品
玩具类继续位居第一
与2013年相比 ,今年上半年所有遭到RAPEX系统通报的产品中 ,玩具类产品超过纺织品服装成为遭到通报数量多的产品 。上半年欧盟对全球发出玩具类通报达316起 ,占通报总数的29.2% 。位居第二位的纺服类产品(涉及成人和儿童服装服饰以及鞋类产品等)达到209起 ,占总数的19.3% 。以上两类产品的通报数量之和占通报总数的近一半 。
电器用品(115起)、机动车(80起)、化妆品(57起)、照明设施(51起)分列36位 。通报数量多的10类产品共有948起通报 ,占全部通报总数的87.5% 。
在纺服类产品中 ,被通报的产品主要集中在童装 。其中对华纺服类通报中 ,涉及童装的有92起 ,占我纺服类产品通报总数的78.0% 。
被通报国
中国仍然是NO.1
毫无悬念 ,2014年上半年所有遭到RAPEX系统通报的国家中 ,中国仍然位列第一 ,且继续保持着与其他国家相比悬殊巨大的特点 。2014年上半年中国共接到通报670起 ,占对全球各九洲bet9入口报总数的61.9% 。紧随中国之后的是德国 ,有44起 。去年同期土耳其位居第二位 ,今年滑落至第五位;德国去年同期位居第三位 ,今年提升至第二位 。意大利、美国、土耳其分列35位 。通报数量多的前10位国家和地区遭通报数共870起 ,占全部通报总数的80.33% 。
通报原因
产品安全性重要
今年以来欧盟RAPEX系统发出召回通报的产品涉及有关标准多达几十条 ,安全性是被诉理由多的 ,包括引起窒息、易燃性、致伤听力、致伤视力、致溺水、致触电等 。另一个被通报的原因是因为不符合九洲bet9入口标准 。
纺服类产品遭通报的主要原因与往年类似 ,不符合欧洲标准EN14682的居多 。儿童上衣、帽子以及服装的抽绳长度超标 ,存在窒息和致伤危险 。其他的原因还包括 ,因服装配饰件易分离或不安全容易产生吞咽窒息伤害 ,以及因化学品超标(涉及偶氮染料、邻苯二甲酸盐DEHP、有毒芳香胺) ,而违反了REACH法规 。这些被通报的产品 ,除部分涉及抽绳长度超标的儿童服装被责令采取改正措施外 ,其他各类产品都或主动或被动地撤出了市场、召回已售出产品 ,尚未进入欧盟市场的产品则直接被海关拒绝进口 。
另外 ,同一类产品 ,在欧盟内不同成员国的通报原因不尽相同 。比如同样是烟花产品 ,有的国家是因为具有烧伤危险而提出通报 ,有的国家是因为对视力和听力会造成损伤而提出通报 。再如 ,同样是童装 ,有的国家是因为附件可造成窒息伤害而提出通报 ,有的国家是因为印染方面不符合相关化学标准 。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统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