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 ,我国纺织行业“供给侧”调整日益深化 ,产业转移呈现新特征:追求成本洼地、政策高地的转移本能 ,在向着追求内驱动力的更高要求而转变 。在过去一年里 ,纺织产业转移呈现哪些新特点和新问题?各地产业园区建设取得了哪些新经验?纺织行业应该如何把握新一轮产业转移的契机 ,更好实现转型升级?
全国纺织产业转移工作会暨智能制造、生态发展研讨会日前在江苏沭阳召开 ,来自国家部委相关部门、行业组织、纺织大专院校 ,以及全国12个省、自治区、市的27个示范、试点园区和企业、地方协会及政府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共300余人参会 ,就以上问题给出了部分答案 。
转移升级成主旋律
会上 ,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纺织产业转移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杨峻所作的《2016年全国纺织产业转移工作报告》概括指出 ,2016年纺织产业转移工作在国家供给侧改革及结构调整总方针指导下 ,紧紧围绕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及京津冀协同发展展开 。
从区域经济发展来看 ,东部地区因较好的产业基础继续保持总量领先优势 ,增速基本平稳;中西部地区增速相对较快 ,但多数省份在调结构过程中增速不断回落 ,增速快于东部地区的幅度逐渐收窄 。报告指出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国家政策导向变化 ,东部要素制约加剧、西部要素成本具比较优势和承接政策扶植等三个诱因对产业转移推动力逐渐减弱 ,产业转移已由增量投资向存量调整产业升级过渡 ,转移的产业也由以棉纺、服装为主 ,向产业链延伸和配套的方向发展 ,向针织、家纺和产业用等领域扩张 。
2016年纺织产业转移呈现三大特点 。一是纺织产业转移由东、中西、海外三级互动向东部、海外、新疆和中西部四轮驱动发展 。其中 ,除新疆之外的西部地区和新疆承接转移呈两级分化 ,一缓一热 。2016年新疆投资增长50% ,相比之下中西部14个省、自治区、市27家试点园区建设在艰难中前行 ,招商工作成为难点 ,有极个别园区放弃试点 。二是转移升级成为主旋律 。大多数投资伴随着淘汰落后、改造升级、引进新装备 ,设备平移现象已不常见 ,特别是在国家九洲bet9入口约束和可持续战略条件下 ,转移升级已从企业家热议到行动 ,成为企业的重要抉择 。三是政策导向仍在产业转移中发挥主要作用 。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 ,对海外投资的引导 ,与之相对的美国退出TPP ,到国家对新疆发展的支持而实施的纺织区域发展政策 ,以及宁夏、云南、四川等部分地区在投资、招商方面制定的地区政策 ,都对纺织产业转移产生了实际影响 。
2016年纺织产业转移取得了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
首先 ,产业转移坚持与地方经济发展战略相结合 ,与产城一体化发展相结合 。比如 ,云南保山、河南西平、四川屏山等地方政府 ,把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纺织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 ,打造发展纺织产业的良好九洲bet9入口 ,河南西平把发展纺织列入人大立法 ,宁夏利通、四川屏山结合当地扶贫脱贫工作、云南保山紧密结合城市建设承接转移 ,都取得了较好效果 。其次 ,产业转移坚持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根本 ,以建设世界纺织强国为目标 ,打造先进智能制造业平台 ,完成纺织世界一流企业的建设 。例如 ,中昊集团、天虹集团、如意银川滨河园区等一批企业园区瞄准世界先进水平 ,技术、装备领先且体现可持续发展 ,极九洲bet9入口提高了企业劳动生产率、产品档次和运行质量 ,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再次 ,产业转移坚持市场导向打造特色产业 。例如 ,四川屏山工业园区依托丝丽雅集团打造生物质纤维纺织园区 ,山九洲bet9入口染坊集团在广西蒙山打造丝绸产业园区 ,江苏沭阳打造智能针织园区以及江苏射阳的印染园区等 ,都是在找准市场定位后实施的园区发展战略 。这些园区的建设营造了不同行业发展九洲bet9入口 ,为企业错位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和机遇 。
“智造”“生态”乃必由之路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会长杨纪朝在会上表示 ,在我国结构调整和供给侧改革发展中 ,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指引下 ,我国纺织产业转移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他强调 ,产业转移不是设备简单平移 ,要升级就要智能制造和绿色发展 ,其实质是要提升效率、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从而推进我国从纺织大国到纺织强国的转变步伐 。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纺织处处长曹庭瑞在会上谈到 ,本轮全球产业转移呈现双向转移特征 ,即中低端向东南亚转移 ,高端向欧美回流 ,中国纺织产业面临“高不成、低不就”的挑战 。而国内的产业转移则要实现转移地和转出地、经济发展与九洲bet9入口保护的“两个双赢” 。他分析认为 ,成本敏感型、劳动密集型纺织服装产业寻求成本洼地、政策高地是必然规律 。近年来 ,国家陆续出台相应政策 ,推动产业转移健康发展 ,我国中西部地区产业配套条件相比东南亚部分地区来讲也更具综合优势 。从长远看 ,全行业必须崇尚创新 ,注重人才 ,加快研发 ,培育产业新动能和核心竞争力 ,促进纺织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重塑国际竞争优势 。他表示 ,为此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研究制定纺织各行业、各领域纺织智能制造的标准、规范和验证平台 ,二是在全行业推行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三是推动开展纺织智能装备、传感器、软件的开发和应用 ,从而形成纺织智能创新体系;四是以点带面 ,逐步推进企业智能化步伐 ,构建未来纺织业发展范本 。
江苏省纺织工业协会会长谢明在会上分析江苏纺织服装业的发展现状时 ,也印证了智能制造与生态发展作为产业升级抓手的重要意义 。她谈到 ,目前江苏纺织服装产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和强劲的挑战:一是来自于国内中西部地区 ,近年来中央大力发展中西部地区经济 ,除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还出台了很多承接产业转移的创新举措 ,政策力度很大;二是来自于发展中国家的压力 ,比如印度、巴基斯坦以及东南亚地区 ,都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 ,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带动下 ,沿线国家的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将迎来利好 。对此 ,江苏省提出要建设国内领先、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强省 ,主攻方向就是智能制造 。她表示 ,纺织服装产业作为江苏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要牢牢抓住这一点 ,致力于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以及治理结构创新 ,实实在在推动实体经济的振兴与发展 。
转移企业和承接地区智能制造和生态发展之路应该怎么规划?会上 ,中国工程院院士俞建勇 ,工信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工业4.0研究所所长王喜文 ,中纺联副会长孙淮滨等行业专家分别就"智能制造在纺织企业中的应用"、"智能制造与产业转移在时间和空间上实现转型升级"、"产业转移中的生态与绿色发展"等专题作了演讲 。
俞建勇谈到 ,《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规划出了智能制造在中国产业发展的新路径 ,即其主线是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其核心是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 。他说 ,纺织智能制造能够推动产业的创新发展 ,并改变原有的生产方式 ,在互联互通的制造模式下协同生产 ,从而实现精益制造、高效制造、柔性制造、服务制造和绿色制造 。他谈到了智能制造在纺织服装应用的目的和重点任务 ,同时强调 ,纺织在智能制造应用的同时不能忘了人的作用 ,要进一步提高中国产业工人的素质 。
王喜文在《智能制造与产业转移在时间和空间上实现转型升级》主题演讲中指出 ,当前纺织工业面临着市场、资源九洲bet9入口与成本的多重压力 ,传统的以能量转换工具为推动力的经济将难以维系 ,传统的工业化发展模式已没有竞争力 ,智能制造时代的到来 ,让工业制造能够有效满足个性化定制需求、缩短工期、降低成本、降低能耗等需求 ,特别是为纺织带来生产方式的变化 。
孙淮滨建议 ,从园区建设上来讲 ,可借鉴绿色发展"1+5(准入条件+生态经济、生态九洲bet9入口、生态人居、生态文化、生态制度)"模式 ,以此指标体系来评价园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可使生态文明建设落到实处 。从纺织产业绿色发展方面来讲 ,可从三个层面推进绿色发展:一是产品层面的全生命周期的绿色管理;二是绿色的"5化"原则建设绿色工厂 ,为绿色制造体系奠定基础;三是以品牌企业为龙头 ,规范供应链的各个环节 ,提高供应链的绿色水平 。
示范者经验备受关注
实际上 ,纺织产业转移过程中早已不乏以智造与生态发展为抓手实现产业升级的探索者 。会上 ,沭阳县委副书记、县长 ,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卞建军;河南省西平县委书记聂九洲bet9入口;上海中昊针织董事长高宝霖;宁夏如意科技时尚产业董事长宇恒星等代表分别交流了各自园区和企业智能制造、生态发展的办法和经验 。
以沭阳为例:近年来 ,为了引领纺织产业的转型升级 ,沭阳县在经济技术开发区纺织产业园内建成全国首个智能针织产业园 ,打造了纺织业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的载体平台 ,集聚了一批创新型、智能型好项目 ,现在正在进行二期建设 。沭阳的纺织企业也纷纷转型升级 ,依托技改 ,对产品及技术进行更新换代 。沭阳纺织产业正朝着高效、智能、生态的方向转型发展 。
为推动"沭阳制造"向"沭阳智造"转型 ,会上 ,中纺联产业经济研究院与沭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九洲bet9入口大学与沭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 ,武汉纺织大学与沭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签订了智能制造研究院建设合作协议 ,在科技项目合作、科技成果转化、共建创新平台、人才培养和交流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 ,为产业提升提供更坚实的基础 。
突出问题亟待共同破解
目前 ,我国纺织产业转移仍存在部分突出问题 。一是九洲bet9入口压力加大 。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进一步加大了中西部地区的九洲bet9入口压力 ,九洲bet9入口承载力受到挑战 。纺织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印染行业 ,对产业向中西部转移还不能形成有效的支持 。二是成本要素压力日益凸显 。人力、九洲bet9入口、能源等成本随时间不断增加 ,对企业投入产出产生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 。随着设备提升、自动化程度增加 ,能源因素在成本中占比日益增大 ,而目前我国的能源价格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 。三是产业转移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部分中西部园区空置率较高 ,发展定位不明确 ,招商艰难 ,土地占用造成资源浪费 ,对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影响 。
为帮助解决产业转移中遇到的问题 ,2016年 ,纺织产业转移工作办公室加强调研和信息工作 ,对重点地区展开深入调研 ,对具体问题给予了意见和建议;重点关注新疆产业转移情况 ,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好服务;注重产业园区有效对接 ,为产业转移企业牵线搭桥;并将新疆阿拉尔经济技术开发区等7个园区列入转移试点 。
据了解 ,2017年纺织产业转移工作总体思想为:牢牢抓住党中央对经济工作的总体部署 ,把握结构性调整的方向 ,把握园区可持续发展内力 ,在服务对接模式上有所突破 ,在智能制造、绿色园区建设上有所突破 ,在布局合理分配上有所突破 。
来源:中国纺织报
作者:王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