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的初步整理通常称为轧棉或轧花 。通常将50kg籽棉经轧棉后所得的皮棉占籽棉的百分率称为该籽棉的衣分率 ,又称皮棉制成率 ,衣分率一般在31%~42% 。
轧棉的基本要求如下:(1)爱护纤维原有品质 。棉纤维的自然特性和长度、能力、成熟度、色泽等 ,确定了相应的纺纱价值 。因此 ,不同品种、不同品级、不同长度的籽棉 ,不能混和整理 。轧棉时要完量减少纤维的轧断、棉籽的轧碎和棉短绒的大量轧入皮棉之中 ,非常要预防产生和棉结等疵点 。(2)清除纤维中杂质 。(3)按照不同品种、等级 ,分别打包、编批 。
轧棉设备
有皮辊轧棉机和锯齿轧棉机两类 ,其原理即通过皮辊和刀片或者锯齿的作用 ,使棉籽和纤维相互分别 。所得纤维分别称为皮辊棉和锯齿棉 。皮辊轧产量低 ,作用缓和 ,不易轧断纤维 ,适宜整理长绒棉或成熟度差的籽棉和留种棉等 。锯齿轧棉易产生棉结、索丝等疵点 ,因其具有清花部件 ,故锯齿棉杂质少 ,短绒率(皮棉中长度在16mm以下的短绒量对皮棉量的百分比)低 ,纤维长度整齐度好 ,且生产率很高 。
轧工质量
轧工质量的推断主要通过“三观看”来完成 。
(1)观看轧出原棉的外观形态 。
(2)观看纤维的长度变化 。
(3)皮辊棉着重观看黄根的多少 ,锯齿棉着重观看疵点的多少 。
原棉的打包
经轧棉机整理后的皮棉是松散的 ,为了便于贮存和运输 ,必须进行打包 。一般使用机械力量 ,使棉包密度、重量和体积达到肯定要求 ,既保持原棉的原有性能 ,又增加仓库储存量 ,节约包装材料 ,提高运输效率 ,并达到防潮、防火、去污染和防损耗的目的 。
棉纤维脱糖
含糖棉预处理方法有如下几种:
(一)喷水给湿法
利用给湿将原棉中糖分水解 ,给湿堆放时间为在室温20~25℃、原棉含水量10%左右的条件下放置24h 。
(二)汽蒸法
采纳烘房或蒸锅蒸棉 ,利用高温蒸汽促使原棉中糖分加速水解 ,有肯定的去糖效果 。
(三)水洗法
采纳天然水源或人工水池漂洗原棉 ,去糖较彻底 。
(四)酶化法
采纳糖化酶加鲜酵母溶液的方法 ,促使原棉中糖分分解 ,去糖效果好 。
(五)防粘助剂法
也称消糖剂、乳化剂、油剂等等 ,均主要由平滑剂、抗静电剂、柔软剂、稳定剂等组成 ,对纤维内在品质不会造成损伤 。作用机理是使纤维表面生成一层极薄的隔离膜 ,并以纤维为载体不断地在纺纱通道上形成薄薄的油膜 ,起到隔离、平滑、减少摩擦 ,改善可纺性能的作用 。纺纱之纤维原材料初整理和选配(一):轧棉和脱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