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特别是化纤制品的静电问题已经越来越多的被人们重视 。为了解决织物静电问题 ,人们采用了抗静电后整理法、吸湿性纤维混纺法、导电纤维混纺或交织法等 ,其中前两种方法由于耐久或受九洲bet9入口条件的限制 ,应用受到了限制;而导电纤维混纺法越来越多的得到广泛应用 。在导电纤维类中 ,有机复合导电纤维由于与其他纤维性质类似 ,易于混纺或交织 ,易于染色等优点 ,应用更广泛 。
有机复合导电纤维几乎可与各种纤维混纺或交织 ,但在纺织加工时应根据混纺纤维种类、加工过程、终用途等选择适当的导电纤维 。同时 ,在染整加工时应选择适当的工艺 ,以使导电纤维发挥更佳的效果 。
1. 含有机导电纤维织物的前处理
各种有机导电纤维由于基体(PA6、PA66、PET等)的不同、导电物质(炭黑、金属化合物等)的不同、截面形状(皮芯型、偏心小圆、中心小圆、薄片夹心等)的不同 ,对于染整加工前处理的表现也不同 。
前处理根据混纺织物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加工工艺 。对于毛织物或毛涤织物 ,主要受到湿热、酸、还原剂等作用 ,以除杂、洗呢、缩呢、漂白等;对于涤棉或棉织物 ,主要受到湿热、碱、氧化剂等作用 ,以退浆、去杂、煮练、漂白等;对于涤纶长丝仿毛或仿丝绸等织物 ,主要受到湿热、碱等作用 ,以退浆、去除油剂、减量等;对于涤锦复合织物 ,主要受到湿热、碱等作用 ,以退浆、去除油剂、开纤等 。所以 ,有机导电纤维在这些织物中 ,会承受不同的化学作用 。所幸运的是 ,大多有机导电纤维对于湿热、酸、碱、氧化和还原等化学处理都具有一定的耐受能力 。但是 ,有些剧烈条件如强酸或强碱会影响到导电纤维基体的性能 ,从而影响其使用 。
尼龙6在对碱是较敏感的 ,在热碱中由于降解 ,造成的强力下降较大 ,但随着碱浓度的增大 ,在一定时间内强力变化不大 。这与涤纶的减量不同 ,涤纶随着碱浓度的增大 ,减量率增大 ,发生剥皮现象 ,纤维变细 ,从而使得强力降低 。因此 ,在涤纶长丝类织物实际生产时 ,如需较大减量时 ,应尽量避免使用锦纶6为基体的导电纤维 ,而且选择涤纶或锦纶66为基体的导电纤维时也要避免使用表面涂碳的皮芯型 。对于毛涤或毛织物类 ,可尽量使用尼龙为基体的导电纤维 ,因为尼龙比涤纶更耐酸 ,而且染色方便 。通常热处理对织物混入的有机导电纤维的导电性能影响不大 。
2.含有机导电纤维织物的染色
由于有机导电纤维通常在织物中 ,用量较小 ,所以一般不需要在染色时特别注意 。但对于一些深色织物中 ,混入浅色导电丝时 ,应当对导电丝染色 。
对于涤纶基的导电纤维 ,可以用分散染料染色 ,这在毛涤混纺、涤棉混纺及纯涤织物中应用起来很方便 。对于尼龙基的导电纤维 ,可以采用酸性染料、中性染料、活性染料及分散染料染色 ,对于牢度要求较高时 ,应尽量采用中性染料染色 ,因此 ,尼龙基的导电纤维用于纯毛织物、毛涤织物、锦纶织物及涤锦复合织物都具有染色方便的特点;用于涤纶或涤棉混纺织物时 ,应对分散染料加以选择 ,否则有些分散染料会不上染尼龙或染色较浅 ,这时也可以采用酸性或中性染料补色的方法 。
3.含有机导电纤维织物的后整理
通常来说 ,含有机导电纤维织物的后整理根据整个织物的终用途来实施 ,勿需特别处理 ,尤其对于有机导电短纤混纺织物更是如此 。有些织物需要柔软整理 ,可采用柔软剂;有的需要抗皱整理 ,可采用抗皱整理剂;有的需要吸湿舒适整理 ,可采用防静电剂整理;有的可能需要复合处理 ,以达到多种要求 ,如仿毛长丝军港呢等 ,既要柔软抗皱 ,又要防污吸湿 。
对于有机导电长丝用于纯涤等化纤织物时 ,由于导电纤维的嵌入 ,使得织物摩擦产生的静电大多得以电晕放电或泄漏放电 ,不会出现主动吸灰的现象 。但在干燥及空气灰尘较多时 ,沉落在织物表面的灰尘颗粒会因导电纤维周围的放电而集中于导电纤维周围 ,形成灰条 。解决此问题的办法是利用高吸湿性整理剂处理织物 ,降低织物整个表面的比电阻 ,增强织物整个表面的静电泄漏能力 ,同时还能达到吸湿、舒适、防污和易去污等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