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涤/棉仿丝绸整理 ,除采用酸减量工艺外 ,是否还有其他工艺?
答 涤/棉
织物仿丝绸后整理 ,主要是去除棉组分 ,保留涤纶组分 ,使产品获得丝绸般效果 。因此可用硫酸作酸剂 ,由于棉纤维不耐强酸 ,故采纳酸减量工艺 。除了酸减量工艺外 ,还可用氧化法减量工艺 ,即根据棉纤维易受某些氧化剂作用 ,在肯定条件下产生降解的原理 ,同样可使涤/棉织物获得仿丝绸效果 。故称为氧化法减量工艺 。
上色
具体工艺路线为:织物→烧毛→退煮→轧CuS04→热风烘干→氧化减量→定形
印花
浸轧CuS04处方:CuS04 10g/L ,NaOH 8g/L ,渗透剂JFC 3g/L 。氧化处理处方:27.5%H202 50g/L ,NaOH 8g/L ,浴比1:20 ,在德国SV l40/2型溢流上色机上进行 。定温进料 ,升温至60℃ ,然后在20min内升温至80℃ ,在10min内升温至85℃恒温处理l0~15min 。然后用50g/L NaOH在100℃处理15min ,70%水洗 ,酸洗(用H2SO4 22g/L) ,冷水洗 。上述工艺采纳CuSO4轧烘 ,是因为铜离子对H2O2有较好的催化作用 ,浸轧CuSO4溶液后 ,若不经烘干便用H2O2氧化处理 ,会使织物上的Cu2十游离到H2O2溶液中去 ,引起不和织物接触的H2O2无效分解 。氧化处理是利用H2O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 ,加速分解产生新生氧 ,在高温碱性条件下 ,使纤维素迅速氧化降解 ,此时生成非单一结构的氧化学纤维维素的混合物 。H2O2的浓度和处理浴比增大时 ,减量率呈增加趋势 ,在浓度50g/L和浴比1:20时 ,减量率增大趋势减缓 ,故选定H2O2浓度为50g/L ,浴比1:20 。同时根据减量效果和生产成本 ,采纳50g/L浓碱处理l5min 的煮沸工艺 ,以提高减量率 。采纳CuS04一H2O2一Na0H体系作氧化减量 ,工艺简单 ,无须非常设备 ,操作方便 ,减量率可达30%左右 。酸减量的减量率为33% ,两者都接近理论减量率(35%) 。
AAANHJJGHSF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