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要考核面料的摩擦色牢度?人们在穿着服装时 ,面料与里料便会产生摩擦;各种拼接的部位也会产生摩擦;在依、靠物体时 ,也会产生摩擦;这些摩擦很有可能因为面料的摩擦色牢度不过关 ,而产生颜色的转移 ,从而影响的服装的外观形象 。因此摩擦色牢度测试列在GB 18401《国家纺织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里作为一个基本的技术要求是合情合理的 。
既然摩擦色牢度如此重要 ,九洲bet9入口应该更深入的了解摩擦色牢度测试 ,以使九洲bet9入口的检测结果接近与样品的真实值 。
摩擦色牢度测试常用标准
中国标准: GB/T 3920
国际标准: ISO 105 X12/X16
美国标准: AATCC 8/AATCC 116
日本标准: JIS L0849 Type I /Type II
其他国家标准不经常使用 ,这里就不列标准编号 ,仅给大家普及一下各国标准前缀 。
EN 欧盟
BS 英国
CAN/CGSB 加拿大
AS 澳大利亚
DIN 德国
NF 法国
摩擦色牢度测试知识点
取样通则:
要求样品的每一种颜色花型都必须进行测试;
样品尺寸及数量:
♦常规摩擦色牢度仪:样品尺寸小为50X130mm;经纬向各2块 。用于AATCC 系列标准时 ,沿经纬纱线成45度角取样 ,取2块即可 。
♦旋转式摩擦色牢度仪:样品尺寸不小于25X25mm;要求每种颜色与花型都必须测试到 。
♦曲面摩擦色牢度仪: 样品尺寸不小于30X220mm;经纬向各2块 。
注:对于摩擦色牢度样品剪取 ,没有必须一定从样品上剪下来 ,只要方便安装试样 ,可以不剪取样品 ,以节约测试的时间 ,提高效率 。
样品的调湿:
测试样品及测试用摩擦小白布等 ,均需要在标准的大气压下(温度为20℃ ,湿度为65%)的条件下调湿不得少于4小时;或为羊毛、棉等回潮率较高的原料 ,则应该提高调湿的时间 。
空气的湿度会影响织物表面的摩擦系数 ,湿度也会在微状态下改变纤维形态 ,改变织物表面的受力面积 。调湿是一个相对重要的环节 ,不可为节约测试时间而放弃调湿 ,尤其是以高回潮率的纤维为原料的织物 。
湿摩擦的含水率:
除AATCC 系列标准的含水率为65%之外 ,其他标准均为为95~100% 。
湿摩擦不同的含水率 ,直接影响湿摩擦的测试结果 。对于含水率一定要严格控制 。在润湿摩擦小白布后 ,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测试;不然会因为长时间不用 ,摩擦小白布上的水份会蒸发 ,使含水率降低 。从而影响测试结果 。
摩擦次数:
♦常规摩擦色牢度仪:为往复10次 ,频就给为1往复/秒;动程10cm 。
♦旋转式摩擦色牢度仪:旋转20次曲柄 ,摩擦头旋转40次 。
♦曲面摩擦色牢度仪:主要用于JIS L0849 Type II ,次数为100次 ,动程20cm 。
如使用手动摩擦色牢度仪进行测试时 ,请注意摩擦动程的起止位置 ,一般为使摩擦周期九洲bet9入口为10个往复时 ,九洲bet9入口可以将起点放在摩擦色牢度仪的里面的位置 ,这样当摩擦10次时 ,摩擦运动回到起点的位置更容易判定一点 。
摩擦色牢度的评级:
所有测试完成后的摩擦小白布均需在标准的大气压九洲bet9入口中调湿至少4小时以上才可以评级 。
评级需将摩擦布表面的绒毛用透明胶带粘除出去 。
评级时 ,评级人员需适用D65光源至少2分钟以上;样品与光线45度放置 。
评级时 ,需在摩擦布背面放置3块未使用过的摩擦布作为底布 。
摩擦色牢度的影响因素
✔物理方面:
织物的表面摩擦阻力
对于不同织物 ,其表面摩擦阻力是不同的;如:棉、麻、竹原纤维织物 ,牛仔面料、涂料印花织物等 ,其表面粗糙 ,进行干摩擦测试时极易将织物表面堆积的染料、涂料或其他有色物质磨下来 ,甚至造成部分有色纤维断裂并形成有色微粒 ,使耐干摩擦色牢度进一步下降 。对磨绒或起毛织物而言 ,织物表面的绒毛与摩擦布表面呈一定的夹角 ,并不是平行的 ,从而使摩擦头在做往复运动时的摩擦阻力增大 ,使这类织物的耐干摩擦色牢度下降 。
纤维的亲水性
对于大部分的化学纤维来说 ,均属于拒水性纤维;而天然纤维或天然纤维素纤维大部属于亲水性纤维 。对于拒水性纤维来说 ,摩擦时 ,在干法状态下 ,摩擦相对于湿法时较大;在湿法状态下 ,水份的作用起到了一定的润滑作用 ,从而减少了摩擦阻力 。 故化学纤维面料的干摩擦色牢度会出现低于湿摩擦色牢度的现象 。
对于亲水性纤维来说 ,水份的作用会使纤维吸水膨胀 ,从而增加了摩擦阻力 。这与化学纤维出现的现象九洲bet9入口相反 。
✔化学方面:
染料分类有很多种 ,其中水溶性染料等活性染料进行染色的样品在进行湿摩擦时易转移至摩擦小白布上;
染料的饱和性 ,在进行深色织物加工时 ,有个重要的概念就是染料浓度 。当染料浓度超过该染料的饱和值时 ,会有一定量的染料无法进入纤维内部或纤维表面与纤维结合;这些过量的染料会堆积在织物表面形成浮色 ,当进行摩擦色牢度时 ,这些表面浮色会大量转移至摩擦小白布上形成严重的沾色 。
助剂 ,助剂的使用一般遵循于一 固色;二 去除织物表面浮色;三 降低织物表面的摩擦阻力 。
源自:textile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