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5月16日以来 ,郑棉与ICE合演了一轮过山车行情 ,期货下调1200-1300点 ,6月份储备棉轮出底价下调326元/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5月下旬以来国内2016/17年度高品质、高等级新疆棉报价和成交价仅仅有些松动 ,个别资金紧张、急于落袋为安的棉企有50-100元/吨议价空间 ,断裂比强度低、马值大、长度短的皮棉报价降幅达300-400元/吨 。
整体看 ,无论轧花厂还是贸易商手中的高品质棉花降价跑量的热情不高 ,那么导致高可纺性皮棉抗跌的原因有哪些呢?
一、储备棉轮出新疆棉的成交均价保持稳定 ,交易商竞拍激烈 。据中国棉花网统计 ,3月6日-6月6日 ,储备新疆棉成交率保持在99%以上 ,成交均价15200元/吨以上(不讨论品级品质差异) ,基本保持稳定 。即便国内外市场出现变化 ,储备棉竞拍底价下调 ,但纺织企业、贸易商的信心依旧充足 ,储备新疆棉一直是竞拍、竞价的焦点 。
二、2016/17年度新疆棉供给局部开始吃紧 ,有蔓延的势头 。从调查来看 ,截至6月上旬 ,北疆棉花加工企业机采棉基本售罄;而南疆为数不多的高品质手采棉资源基本被贸易商锁定 ,部门轧花厂剩余少量低品质皮棉;而河南、山东、江浙等地仓库“双28/双29/双30”皮棉库存下降明显 ,供应压力上升 ,部分纺企不得不主动下调棉花采购标准 ,由“双28”降至3128/2128、3129/2129(断裂比强度27cN/tex及以上);5月下旬以来皮棉公路运输出疆数量提高至2万吨左右 ,也是因为内地原料供应出现缺口所致 。
三、纺织企业对高品质棉花需求持续增长 。据USDA月报显示 ,2016/17年度我国棉花消费预计约720万吨 ,但尽管本年度新疆棉品级、品质有较为明显有提升 ,储备棉轮出有序进行 ,外棉进口同比大幅增长 ,但高品质棉花的需求、消费仍旧旺盛 。C32S及以下支数棉纱成为大部分纺企的主导产品 ,对于大部分棉纺企业而言 ,纺高支纱、纺高支精梳纱、新型纤维纱、高支混纺纱是获取利润、维持生产的关键 。
四、外棉进口受到棉花进口配额的束缚 。据海关统计 ,2017年4月 ,我国进口棉花10.49万吨 ,同比增长3.51万吨 ,增幅50.30%;2017年1-4月 ,我国累计进口棉花47.89万吨 ,同比增加19.94万吨 ,增幅71.36% 。特别是5月下旬以来ICE主力合约跌破77美分/磅、76美分/磅关口 ,美棉、澳棉、西非棉、乌棉等保税棉、船期棉报价呼应大幅下滑 ,ON-CALL点价合同及固定价合同不断增长 ,EMOTSM与新疆棉的价差拉大到1000元/吨以上 。但考虑到2017年共发放89.4万吨1%关税内进口配额 ,至5月底未用的配额或不足45万吨 ,而且至少要坚持到2018年2月底前 ,因此高等级棉的需求将持续火热 。
来源:中国棉花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