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醋酯纤维
英文名称:acetate fiber ,cellulose acetate fiber
其他名称:醋酸纤维
定义:以纤维素醋酸酯为原料制得的半合成纤维 。包括二醋酯纤维和三醋酯纤维 。
应用学科:材料科学技术(一级学科);高分子材料(二级学科);纤维(二级学科);化学纤维(二级学科)
醋酯纤维 ,化工产品 ,又称醋纤、乙酸纤维或乙酸纤维素纤维 。人造纤维的一种 。是用纤维素为原料 ,经化学成法转化成醋酸纤维素酯制成的化学纤维 。醋酯纤维耐光性较好 ,但染色性能较差 。一般制成短纤维 ,可用作人造毛 。也可制成强力乙酯纤维 。
特性及制造
一般以精制棉子绒为原料制成三乙酸纤维素酯 ,再部分水解成较低乙酸酯(如二乙酸酯) ,然后溶解在丙酮中成纺丝溶液而用干纺法成形 。可制成长纤维或短纤维 。有蚕丝的优良性质 。分有光和无光两种 。密度约1.32 。干态的强度0.13~0.15牛/特(1.3~1.5克力/旦)伸长率25% 。湿态的强度0.08~0.1牛/特(0.8~1克力/旦) ,伸长率35% 。也可不经部分水解 ,直接溶解在二氯甲烷中成纺丝溶液而用干纺法成形 ,称作三乙酯纤维 ,简称三醋纤(triacetate) 。一般制成短纤维 ,可用作人造毛 。也可制成强力乙酯纤维 ,强度可达0.7牛/特(7克力/旦) ,但伸长率很低 。
醋酯纤维
纤维素与醋酐发生反应而得纤维醋酸酯 ,经纺丝而成纤维素醋酸酯纤维 ,简称醋酯纤维 。醋酯纤维是人造纤维的一大品种 ,包括二型醋酯纤维和三醋酯纤维两类 。前者的醋酯化程度较低 ,溶解于丙酮;后者醋酯化程度较高 ,不溶于丙酮 。
历史渊源
纤维素三醋酸酯早在1869年就已被发现 ,1903年制得了可溶于丙酮的二型纤维素醋酸酯;1921年H.德赖弗斯在英国首先试制成功二型醋酯纤维 ,并投入工业化生产 。三醋酯纤维在1914年以三氯甲烷为溶剂已有小量生产 ,但直到1950年以后才以二氯甲烷为溶剂得到较大的发展 。二型醋酯纤维具有良好的服用性能 ,纤维强度为1.2克/旦~1.4克/旦,伸长率为25~45%,回潮率较低,仅6.5% ,比重1.32 。在176℃时开始粘结 ,204℃时软化 ,230℃时熔融并分解 。通常用分散性染料染色 。醋酯长丝光泽好 ,手感柔软滑爽 ,有良好的悬垂性 ,真丝感强 。适于制内衣、浴衣、儿童衣着、妇女服装和室内装饰织物等 。短纤维用于同棉、毛或其他合成纤维混纺 。织物易洗易干 ,不霉不蛀 。长丝束广泛用于纸烟过滤嘴 。具有透析功能的中空醋酯纤维可供现代医疗制造人工肾和化学工业净化及分离等用 。三醋酯纤维的性能基本上与二型醋酯纤维相似;但强度稍低,仅1.2克/旦,回潮率更低,为4.5% 。熔点较高为290~300℃ 。
其他相关
二型醋酯纤维用干法或湿法纺丝 ,也可用熔法纺丝 ,工业上大都采用干法纺丝 。纺丝流程是:用高级棉短绒或精制木浆为原料制得的纤维素醋酸酯溶解在丙酮内 ,配成浓度为25~30%的纺丝液 ,在滤去渣滓和脱除空气泡以后 ,由计量泵输送到纺丝头部 ,再从喷丝帽的大孔中挤出 。纺丝液细流挤出喷丝帽后立即在甬道内与大约100℃的热空气接触 ,使丙酮迅速挥发纤维固化成形 。成形的纤维在甬道出口端集束、上油 ,后卷绕在筒管上 。卷绕丝经加拈后即可作纺织用长丝 。在生产短纤维时 ,将多根卷绕丝集束后卷曲、切段 。溶剂丙酮大多用活性炭吸附法回收 。